内驱力

内驱力

Tags
Published
Author
搜索打开App性价比最高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努力这个词一定要和痛苦联系在一起么?》,收到一位小学英语老师的留言。 娜娜 核聚老师您好,看了你写的很多文章,对我很有启发,在此非常感谢你的分享。在我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对比你的文章之后,我有一个问题非常想让您解答一下:如何才能唤起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呢?
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英语老师,我发现我班里的有些孩子对学习根本提不起劲儿来,诚然作为小学老师我尽可能把课上得活泼有趣一点,但由于考试难度的缘故有时候也不能避免枯燥的习题讲解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都能跟上节奏,但有些孩子就是不愿意学习,无论是鼓励还是讲道理还是“恐吓”。当然最好的驱动力就是兴趣,就是喜欢学习,就像你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肯定和成就感能抵消学习中的痛苦,那么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就是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咯,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成就感,驱使他们学习呢?因为他们是小孩子,进步本估计是不适合他们的,如果完全靠兴趣也不大可能,毕竟有些东西的确很枯燥。读了您的高考逆袭路,您提到初中学习时只要名次降低就会觉得不舒服,就会想要好好努力一把提高成绩,我想这个“不舒服”也是一种内驱力吧。您的文章有很多人读,有很多人照着您的方法做提高了成绩。其实这也是内驱力的作用,因为他们想要提高成绩,必须要有这个内驱力才会让他们去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否则再好再多的方法也是没用的。那么小孩子的内驱力如何唤醒呢?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们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这学那。以上问题烦请解答,万分感谢。 由于工作原因,我曾接触过不少小学老师。应该比一般人接触的更多一些。 如此的认真,对教育问题如此执着的,不多见。 十分敬仰。来信留言回复如下。 看到你在留言中,逻辑如此的严密,环环相扣,问题不断迭代的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这是何等的难得。我知道,这背后是有强大心理能量。而心理能量的背后,是情感。 一句,“万分感谢”蕴含着多少思考,多少对教育的深情呢。 实在不敢当。 我能做的就是,多写字。把我所知道的与你,与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关于学习内驱力的问题,是所有教育问题、学习问题里,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问题之一。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大半教育问题和学习问题也就解决了。尤其在现代社会,学习资源空前丰富的条件下。 老师,的确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多、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教育之根在家庭。无论从个体层面上,还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家庭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孩子的学习上、精神成长上,将会困难重重。 前段时间,钱文忠有次演讲,对中国教育感到绝望。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面的一个情况,如此大规模的一孩儿化家庭。这样大规模的、独生子女孩子的教育问题,人类历史上,我们是头一次遇到。 观点有道理。 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想办法的。有一位我十分尊敬的长辈曾经告诉我,无论什么问题都是有办法的。这就意味着,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力图寻找办法。 在我的见识范围内,我知道,有许多办法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但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关键是务实,能够在实际情况下可操作。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有些人是通过让孩子参与劳动提升学习内驱力的,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这是有条件的,首先家庭得是困难的,然后父母还能下得去狠心才行。 有些人是让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很厉害的人来提升学习内驱力的。比如巴菲特10岁的时候,他爸爸带他去纽交所,进一步激发了他对金融的兴趣。但,这需要家庭有相当的见识和资源才行。我看到,节假日的时候,北京科技馆里有许多孩子。但是,全国也没有几家科技馆啊,更别说鸟巢边上的那种科技馆。 还有寒暑假的时候,许多孩子去北大清华参观。类似的夏令营活动,通过建立愿景来提升学习动力,同时也增长见识。这些也是需要一定家庭条件的。 还有些人是通过让孩子见识到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的生命境况来提升学习内驱力。比如,带孩子去观察医院、敬老院、厂房,等等。以激发孩子对生命的关怀、思考、对实际生活的兴趣,从而激发起内驱力。而这些,需要成人有相当的见识和认知深度才行。 还有些人,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这个也挺好。但这需要父母很有时间才行。 这些都可以用来给家长提建议。 我想的问题是,有没有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提升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办法? 有三个办法。 1,五百本藏书安内利·鲁弗斯曾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写道: 与家里几乎没有书籍的孩子相比,家里有至少500本藏书的孩子高中毕业的几率高36%,大学毕业的几率高19%。 如果那些孩子的父母接近于文盲,那么这种差距还会呈指数级扩大。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穆尔说:“学业上的成就不只依赖于先天的智力,还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以身作则胜于耳提面命。喜欢阅读的父母向孩子证明读书是有趣、快乐和值得的。”500本藏书,数字听起来很多,似乎很昂贵,许多家庭可能支付不起。但仔细考虑一下,这个并不那么难。首先,儿童书籍,大批量发行的,高质量的书籍,并不那么贵。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本很好的书。尤其是,许多网店都是打折的。这样的话,50本书,五六百块钱就能买到。 这500本藏书,并不需要一次买齐。如果分5年买的话,每年100本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每年的投入为1000多块钱。这相对于,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来说,基本上不算什么了。 任何对孩子真正负责的父母,只要他们想做,就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不认为,他们具有成为父母的资格。或者,他们当初结婚生子的决定太草率了。 这个建议我曾经写过,这里仍然再强调一遍。绝大部分的父母都知道读书重要,其中有一部分父母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即便认识到的人里面,仍然有绝大多数人严重低估了阅读的重要程度。 2,给孩子讲故事或者朗读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和家庭已经有给孩子买书的意识了。但是,有一个现象是这样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看书,喜欢家里人给他们读。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的一个妹妹的家里就是这样的。她们为此感到苦恼。已经给孩子买了许多书了。但是,孩子看的不认真,喜欢大人给她读,读的时候,听的还不认真。这个孩子,叫小葫芦,女孩儿,上一年级了。特别可爱。还跟我分享她的好吃的。 我说,这些现象都很正常。首先,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大人给他讲故事,哪怕是读故事。其次,他们喜欢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听一个故事。还有,当你以为他没认真听,他在玩耍的时候,其实他在听。不信,你可以检验。他们在很多时候,能复述的出来。 我一生中受到的第一次重要的、比较正式的教育就是在家庭。就是听了我爸爸给我讲了《西游记》的几个故事。不断的让我爸爸重复的给我讲。 所有这些知识,在一本书里被很系统的整理好了。并经受住了大规模人群和时间的检验。这本书名叫《朗读手册》。有两册。如果你没有读过的话,你一定会对朗读的效果感到惊讶。 我之前给大家推荐过这么本,这里再次推荐。 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如果除了给孩子买书之外,你还能有时间陪伴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你应该知道,给孩子读故事,是性价比极高的投资。增进感情,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顺便更新你的认知。 因为您是英语老师。我说一个英语学习方面的事情。我第一次对英语产生强烈的感觉是在初二,那时候我忽然发现我能把课本后面的小故事读懂。 而课文里一般都是对话之类的内容,还有一些说明文。这些文章很难激发兴趣。 所以,如果你把英语故事融入课堂,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明显的促进。一些重要的小故事,要反复讲,或者让学生们角色扮演,甚至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最终让学生用英语熟悉这些故事。结果就是,一举多得。增进了学习动力,并且语言上产生明显突破。 3.体育活动第三个性价比极高的提升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方法就是体育。 原因很简单,学习是个体力活。 当你的精神状况不佳的时候,你有再大的兴趣,有再大的愿望投入学习,都无济于事。因为,大脑是混沌的,无法专注。 其中的原理是,我们的思考是要消耗能量的。大脑运转的能量需要身体供给,例如氧气、葡萄糖之类的物质。从细胞的层次上看,人体的能量工厂是线粒体。而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是能够被体育锻炼改变的。也就是说,体育锻炼能够从身体基础设施的层次上提高能量储备和能量利用效率。 所以,必须进行体育锻炼。无论是孩子,还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或者是老人。 我们要记得,我们首先是动物。不动,就麻烦了。 所以,“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 另外,体育活动会让孩子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到挫败,或者成功。即便是拍球这样的简单体育运动,都能达成这样的效果。 在频繁的经历挫败和成功的过程中,训练了孩子的毅力(grit)。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毅力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尤其是,学习上的成功。 以上观点和资料,供你参考。 再次致敬。 4. 关于家长的自我成长上面这段文字在知乎上发布之后,有一位网友留言,很有代表性。 Wayne11 一直很期待老师这篇文章,因为我即是老师又是妈妈,对这个问题一直在探索。老师说的五百本藏书,朗读,体育锻炼我都做到了,孩子有好奇心,有热情,乐观,有一定内动力,但并不太强烈。其中有一二年跟老师关系不好,孩子甚至特别烦躁,学习兴趣大减。因此我学了二年身心灵的课程,接触了NLP。然后,我发现得调整家长的心态和想法,可能才能真正唤醒孩子内动力。有三个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孩子内动力才比较能调动,(1)是归属感: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2)是自主感:孩子感受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3)是胜任感:孩子觉得他能做到。当然,蒙氏提倡的爱和自由,是家长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根基,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主要方法,对孩子情绪的接纳与看见是坏情绪的传递渠道。老师在教学中用心的话是可以做到让孩子感受到这些感觉。剩下的就是像核聚老师说的那样,点滴进步跟反思,家长的反思。一点点重塑自己的心智模式,将原生家庭中不好的模式一点点粉碎重塑。这个过程看似为了唤醒孩子内在动力,实际收获最大的是自己,孩子顺便也跟着受益了。Wayne11 分钟前 核聚老师,我是微信公众号给您留言《把厚书读薄》的那个大学老师。是在知乎认识了您,今天才知道知乎也可以留言,很高兴。这些内容都挺重要的,很高端。对自我的心态和想法进行调节,是根本。因为是根本,所以非常难。即便对于高知群体也是如此。绝大部分父母都难以在生命层次、在心理层次去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别说提升到心灵的高度,而且还要对自己做出深层次的改变。 补充一点。你说的蒙台梭利提倡“爱和自由”。这个要扩展。实际上蒙台梭利的思想比“爱和自由”深刻许多个量级。但许多好学的家长对蒙台梭利教育要么见怪不怪,要么由于社会品牌宣传的原因嗤之以鼻,要么就止于“爱和自由”了。 即便是蒙台梭利的一本著作《童年的秘密》就足以让一个人站在教育的巅峰。如果从二十世纪选出全世界最重要的十本书,这本书和蒙台梭利的另外一本书《有吸收力的心理》都必须上榜。 从实际上看,《童年的秘密》绝不限于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它本质上在揭示一个人的心理结构、精神结构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这是古往今来人类面对的大问题,根本性的问题。 许多成人的心理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深刻的解答。 总之,很开心,跟大家聊聊这些问题。回头有机会我开门课,解读《童年的秘密》。